講講資產-負債 本幣債務背后對應不同資產的差異【付鵬說1】
來源:華爾街見聞 ? 2023-08-13 13:18:19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鵬說來評財經?”
歡迎訂閱《付鵬說·第四季》
【1】講講資產-負債 本幣債務背后對應不同資產的差異
(資料圖片)
本期內容
>>本文僅限作者觀點,點擊上方視頻收看!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鵬說來評財經。
大家好,付鵬說到了第四季。作為《付鵬說·第四季》開篇的最新一期我們不用數據,來講一個基本的邏輯框架——一國債務是如何處置的。
傳統債務劃分為四個部門,金融部門、居民部門、企業部門、政府部門四大部門的債務。中國比較特殊,還會劃分成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債務。
對于居民部門來說,正向的反饋邏輯是居民部門收入的增加,收入的增加轉化為儲蓄的增加,金融部門承接的儲蓄來提供金融信貸杠桿,通過存貸投匯融,這也就是金融的本質。將居民的儲蓄通過杠桿的方式轉化給企業部門、居民部門、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的收入來自財政收入,支出的主要用途劃分成兩大塊,一塊是政府投資,尤其是基建型的投資;另外一種是社會支出,主要包括社會福利待遇、醫療支出、教育支出、養老支出等。
企業的主要行為是投資擴張產能,這是最基本的反饋原理。
隨著居民部門收入逐漸增加,企業創造利潤分配給居民部門、金融部門,金融部門再通過融資渠道轉化成政府和企業部門的投資。
居民部門的儲蓄和金融部門給予的杠桿促使居民部門債務增加,可用于消費,包括房子在內,本質上既是資產也是負債和消費行為。
這個模型是中國外向型經濟驅動的模式,外向型的收入注入到系統內激活了這套系統的循環體系。
我們面臨的幾大核心矛盾
當前我們面臨的幾大問題是什么?居民部門債務不斷增加,過多集中在房地產市場,對居民部門造成比較大的擠壓。
企業部門隨著投資不斷擴大,產能不斷增加,面臨兩個方向的問題:第一,過剩的產能怎么辦?第二,如何創造市場和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