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超預期半年報:一個品牌就賣12億,下一個目標是醫美 | 見智研究
8月28日,“膠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益為人民幣16.057億元,同比增長63.0%;
【資料圖】
毛利為人民幣13.510億元,同比增長61.2%;
歸屬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為人民幣6.669億元,同比增長52.5%,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67元。
在分化劇烈的美妝行業上半年,巨子生物憑借“膠原蛋白”的差異化定位,沒有被行業變化甩下車,依然實現了高速增長。
僅“可復美”一個品牌上半年就貢獻了12.3億元的收入。
“膠原蛋白”已成為今年資本市場的熱詞,不僅被廣泛應用于護膚品,在醫美填充劑中的應用前景也備受關注。
“注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已于上個月在北交所上市。
相比于護膚品市場門檻較低,競爭者多,醫美填充市場門檻更高、附加值更高,似乎被視作一個更具前景的細分賽道。
從一支產品到一種品類、再到一個品牌
今年上半年,巨子生物總營收16.06億元,同比增加63%;歸母凈利潤6.67億元,同比增加52.5%。
強勁業績表現不僅超過了此前的市場預期,全年業績指引也由25%-30%提升到30%-35%。
報告期內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有3點——持續擴充產品類型、線上渠道的加碼以及明星大單品的打造。
僅“可復美”一個品牌,就實現了12.3億元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01%。
“可復美”和“可麗金”兩大核心品牌貢獻了公司96.4%的營業收入。
(圖片來源:巨子生物披露的半年報)
在競爭愈發激烈、分化日益嚴重的美妝賽道,“可復美”憑借膠原蛋白的差異化定位,無論從知名度還是銷售量,都遠遠超過同類可比品牌。
(主要敷料品牌天貓旗艦店銷售額,數據來源:第三方爬蟲平臺、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618大促活動中,可復美旗下核心單品再次證明了強大的品牌力。
重組膠原蛋白敷料(膠原敷料)在天貓傷口敷料類目和京東醫用美護類目第一;
Human-like重組膠原蛋白肌御修護次拋精華(膠原棒)全網銷售超過3500萬支,GMV同比增長700%以上,在多電商平臺位居榜首
不過,盡管眼下的巨子生物仍處于高速成長期,增長迅猛,但市場對品牌長期發展仍存憂慮,認為營收過于依賴個別大單品帶動銷量、可復美和可麗金品牌差異化不夠明顯。
見智研究認為,對于這類宣傳主導的產品,產品區隔對于定價極為重要,需避免品牌間過于同質化,否則不僅難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會降低品牌矩陣效應,限制公司長期發展。
巨子生物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面臨產品較為單一的現狀,巨子生物在報告期內推出新品重組膠原蛋白肌御賦活修護精粹乳(“膠原乳”)、重組膠原蛋白賦活舒緩精華面膜(“膠原舒舒貼”),以豐富產品線,擴展不同品類組合。
新品獲得市場積極反饋,多次登頂新品榜。
同時,旗下核心品牌可復美進行產品線升級,推出面向痘痘肌群體的凈痘清顏系列(OK系列),以“稀有人參皂苷單體成分”作為賣點,旨在擴大目標群體,帶來更多增長機會。
而對于另一品牌“可麗金”,在報告期內,可麗金品牌實現收入3.2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6.4%,增速較“可復美”較為平淡。
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定位抗衰抗老賽道,試圖與定位修護賽道的可復美,形成更明顯的差異化。
主打單品可麗金Human-like重組膠原蛋白賦能珍萃緊致彈潤次拋精華(“嘭嘭次拋”)在618大促期間線上全渠道銷售超過170萬只。
凈利率下降在預期內
從盈利能力看,今年上半年,巨子生物毛利率85.1%,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凈利率41.5%,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經調整凈利率42.1%,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
(見智研究自制圖)
(圖片來源:巨子生物披露的半年報)
巨子生物短期的渠道結構調整及利潤率走低,實際上已在市場的預期內。
當前,巨子生物正處于業務快速擴張的關鍵階段。
一方面,“膠原蛋白”不如“玻尿酸”的市場教育程度,在此階段加大市場營銷,教育消費者是必要的,銷售費用率從2022年上半年的26.8%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34.6%;
另一方面,公司要拓展新品類、推出新品,關鍵原料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背后包括專業研發團隊的擴充、前沿技術如再生醫學的跟蹤等。
截止2023年5月底,公司共有130項在研產品,研發費用也從22H1的1.9%上升至23H1的2.1%。
不過,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率同比降幅(2.9個百分點)較22年(11個百分點)有明顯收窄,主要是化妝品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趨于穩定;
另外上市初期的費用支出減少,帶動管理費用率由2022年同比持平,明顯改善至2023年同比下降2.15個百分點。
醫美填充,下一個必爭之地
如今,巨子生物已在“膠原蛋白”護膚賽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無論從品牌影響力、消費者認知還是銷量,都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不過長期來看,僅靠膠原蛋白護膚品,仍會面臨競爭格局惡化的風險。
特別是當國內外大品牌進入膠原蛋白化妝品領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營銷宣傳能力可能會對現有的市場帶來沖擊。
為了鞏固技術優勢、保持業績增長,進入技術壁壘更高、附加值更高的細分領域——醫美,成了巨子生物瞄準的下一個賽道。
在醫美市場,盡管透明質酸一直占原料主導地位,但近年興起的膠原蛋白填充劑因其更自然效果和皮膚美白特點,被認為擁有廣闊的前景。
根據Frost & Sullivan預計,2022-2027年將以42.4%的CAGR增長至人民幣1083億元。
與透明質酸相比,膠原蛋白填充劑目前產能較低、生產成本較高,且重組膠原蛋白制備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這制約了其市場份額的擴大。
也正是由于較高的研發和技術壁壘,提高了進入門檻,使得醫美膠原蛋白市場供給有限、競爭程度較低。
目前我國已獲批的膠原蛋白填充劑產品只有4家廠商,重組膠原蛋白僅有錦波生物的薇旖美一家。
根據錦波生物公告,該產品2021、2022年已實現銷售收入0.28 億元、1.17 億元。
巨子生物也想在競爭格局優異、行業發展處于初期階段時搶占先機,獲得先發優勢。據公司披露,計劃于2024年中期、2025年上半年先后拿到兩款三類醫療器械證書。
這4款產品包括液體制劑、固體制劑、非交聯凝膠產品和交聯凝膠產品,可滿足不同部位和適應癥的需求。
(圖片來源:巨子生物招股書)
如今醫美市場以水光針為主,僅錦波生物薇旖美一款產品獲得三類醫療器械證書。
但市場對安全有效的膠原蛋白填充劑需求充足,因此率先實現技術突破、率先獲批上市且能實現大規模生產的公司將搶占行業先機。
巨子生物在護膚品及醫用敷料業務上從初始研發到終端上市的周期短、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回籠資金投入研究。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巨子生物流動資金為1,557.5百萬元,比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331.0百萬元增加了17.0%。
也就是說,巨子在美妝業務上的優勢有利于填充產品的研發。報告期內,巨子生物新增了2條重組膠原蛋白產線,2條化妝品產線及1條醫療企業產品產線。
另外,子品牌積累的專業醫療美容渠道資源,將有助于未來醫美產品的推廣。截至2023 年 6 月 6 日,新氧中可麗金旗艦店已授權70家精選機構、百余位醫生。
若明后年,巨子生物的醫美產品順利獲批,那將完成從純護膚品牌邏輯,到醫美行業的切換,將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